时间根本就用不完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嗨,还好么?
 
今天整理旧文件的时候,翻到了这张六年前随手画的图。就附在这封信里。
notion image
 
我回忆了好一会,才想起来我为什么画这张图——我在向当时的学生们讲「学这些看起来没用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
 
可我现在认为,当时的我还是没找准问题的关键——大家其实都不傻,在面对能称得上经典,却又看不出实际世俗之用的知识时,脑海里多多少少都会浮现出类似这张图片的图景。一言以蔽之就是,人类对知识的确存在敬畏,遇见自己参不透的道理时,第一时间都会觉得是自己的愚钝。
 
尤其是如果一个人能健健康康活到二十五岁,必然在某些方面真真切切地经历过从途中红圈到蓝圈的认知升级过程。有没有我画这张图,这种人生体验都不会缺席。
 
只是我身在知识工作者的局中,天然低估了大家对知识的这种敬畏之心,以至于相当长一段时间,用「反智的狂妄」来制造某种敌对气氛。
 
而我现在会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所有人,我是说「所有人」,都会极其向往那些深邃奥秘的知识。所有人都曾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憧憬着自己坐在古堡的顶层阁楼,望漫天星河,啜饮着葡萄美酒,思索存在主义命题。(或者是类似的场景,取决于你喜欢的是英剧美剧日剧还是华语剧……)
 
而唯一能让一个人变得愤世嫉俗,用最犬儒的方式去对经典知识嗤之以鼻的动因,大概率是因为处境的困苦,而激活了心理防御机制。
 
我十八岁之后,就开始被各种理想主义的天之骄子所包围。十五年过去了,这些热血青年大多数都在某个时刻,拗不过中国社会浓郁的世俗气场,丢盔卸甲缴械投降。如下的言论我听过至少不下百遍「自从放下吊着的那种傲气与姿态,开始专心搞钱之后,我的生活变得又自律又充实。」
 
我其实听到这些仍会错愕。因为于我而言,我甚至不知道「搞钱」和「理想」是彼此互斥的存在。
 
然后我就联想起《亲爱的小孩》里男主角肖路——血淋淋地展示了一个典型的中国男性的典型借口——「我很忙,忙还不是为了养家为了家人,忙得什么家务都顾不上,且这是正义的。」
 
而我作为还算相当忙碌的小微民企老板,我明确地知道每天二十四小时根本就是用不完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混掉了。我迄今还没有真正见过谁除了吃喝睡,其余时间都能够完全用在「高效地工作」。真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人每天真正能高效工作的时间,不会超过四个小时。除掉吃喝睡之外,一个成年人每天装模作样忙碌的时间只要不超过十个小时,就已经击败了全国99%的用户了。
 
算笔中国人常规状态的简单的账——吃喝睡10小时,磨洋工当混子10小时+,真正做点有意义的事≤4小时。
 
但是,然而,可是,人们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混子这件事实。所以归根结蒂,我们很多人都在跟那磨洋工之外的三四个小时较劲。于是就是咱们都看到的一幕幕——搞钱和理想必须对立,挣钱养家与陪伴家人必须对立,就算对立到整个人都处于极度焦虑和精神亚健康状态,磨洋工的十个小时是决计要保质保量。
 
上个月我无意间听到云秋培训新同事的时候说「你每天认真工作三四个小时就够了,其他的时间要用来思考」。我竟然莫名感到了知音。是的,我认为一周四十小时工作日,对于二十一世纪人类来说就是不合理的。我们真的应该更加诚实地面对自己——每天工作四小时,绝对不磨洋工,要像生命中最后四小时一样拼尽一切去履行自己的工作契约。然后剩下的时间,全都用在毫无愧疚地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去陪伴最值得的人、去实现那些心底最狂野的愿望。
 
信写到这里,我又翻上去看了下那张六年前的图。我觉得我可能无意间画出了一种我当时也没有想到的涵义。
 
—— 船长
西元2023年1月5日
 
 
 
上一篇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下一篇
活得明白
Loading...
目录